兒童發生燒燙傷 家長千萬別這么做
每年暑假,是兒童燒燙傷的高發季,由于兒童自我保護意識不足,很容易引起各種意外燒燙傷。孩子遭遇燒燙傷,家長應該如果處理?如何避免錯誤做法?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就總結燒燙傷中一些錯誤做法,供家長參考。
盤點治療燒燙傷的不靠譜“偏方”
涂牙膏
涂上牙膏,燙傷處感覺涼涼的很舒服,不過干了之后會附著在創面上,不僅增加了醫生清理傷口難度不說,還會影響燒傷處熱量的散發。
傷口撒食鹽
將食鹽撒在傷口上,食鹽對燙傷創面有較強的刺激性,還可能會侵蝕創面、增加損傷。
倒醬油、醋
醬油、醋不僅不衛生,還有利于細菌的生長,從而污染創面,增加感染機會。另外,醬油含大量鹽分,涂在傷口處還會加重疼痛感,還有可能會在傷口產生色素沉著。
用酒敷傷口
一些老人常說用酒敷可以消腫止痛,防止起泡。但使用酒精不僅會刺激傷口,更容易引起兒童急性酒精中毒。
燒燙傷牢記“沖、脫、泡、蓋、送”五步驟
沖:燙傷部位用清潔的流動冷水輕輕沖洗或浸泡,冷水可讓熱迅速散去,降低對深部組織的傷害。
脫:在充分沖洗和浸泡后,在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千萬不要強行剝去衣物,以免弄破水泡。
泡:對于疼痛明顯者,可將傷處持續浸泡在冷水中10分鐘~30分鐘。其主要作用是緩解疼痛,而燙傷早期的沖洗能夠減輕燙傷程度,十分重要。
蓋:使用干凈的或無菌的紗布或棉質的布類覆蓋于傷口,并加以固定。這樣可以減少外界的污染和刺激,有助于保持創口的清潔和減輕疼痛。
送:如果燙傷部位處于頭面部、胸口、生殖器等身體脆弱或重要的部位時,以及燙傷部位皮膚出現破潰、面積較大的情況時,一定要即刻送醫,以免留下永久傷害。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