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攀登者——電影《攀登者》拍攝記
電影《攀登者》海報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想請上影承擔一部國家重點影片。”
來自國家電影局的電話,表達了《攀登者》最早的意向。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上影廠成立70周年。上影在創作上有個傳統,每當重大的歷史關口,總會有重要作品誕生。使命與擔當,是上影精神。
領命后,上影集團緊急向上海市委宣傳部領導匯報并得到強力支持。影片的出品人、上影集團董事長任仲倫這樣對團隊說:按常規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們也必須完成。
雖然國際上有不少登山題材的電影,但此前中國鮮有同類題材的電影問世,無論是高海拔造成的困難,還是攝制團隊和演員的經驗,幾乎都是一張白紙。
最關鍵的是,時間極其緊迫。從2018年7月算起,也就只有15個月時間。這對一部普通題材的作品來說都極為緊迫,更不用說幾乎從零開始的登山題材。正應了《攀登者》的名字,整部影片從無到有的過程,恰似一座待攀登的高峰,無論選擇怎樣的路徑,等待上影團隊的,都是未知的高度和不可預測的難度。
《攀登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沖刺,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北坡登頂。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是更加嚴酷的條件,也是生與死的挑戰……
劇本是電影拍攝的基礎和核心。查找資料時,上影集團偶然發現,作家阿來曾經做過1960年中國登山隊的攀登資料采集工作。后來才知道,阿來在2014年采訪過當時還健在的1960年登頂珠峰的3位隊員,并與1975年中國第一位登頂的女登山家潘多有過一次長談。很快,阿來就提供了一個長達萬字的提綱,梳理出了主要人物和故事情節走向。
與此同時,上影團隊陸續與導演們接觸,確認了由李仁港擔任導演,徐克擔任監制。最重要的三駕馬車已有兩駕到位。還有一關就是集聚最優秀的演員陣容。
在和吳京、章子怡達成意向后,胡歌、井柏然等其他主要演員陸續答應出演。張譯也確定參演。上影的優秀演員王景春、何琳、劉小鋒和陳龍更是鼎力相助。《攀登者》匯聚起近年來中國影業強大的演員陣容。
今年1月中旬,許多人從微博上看到吳京去了崗什卡雪峰嘗試高海拔登山,名義是“體驗生活”。其實,這是吳京為盡快適應角色做的前期準備——他請了職業登山家作指導,除了學習專業登山技巧外,也讓自己投身真實的雪域高原環境,以獲取一手經驗,更好地為拍攝做準備。
在為期半個月的訓練時間里,嚴寒、膝蓋傷痛、高原反應一直困擾著吳京。直到生病加劇了高原反應,他才撤下去。他所收獲的不止是經驗,還有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在高原上,人之渺小和自然之廣袤,讓他落淚。這是一個真正的登山者的內心:寬廣、孤寂,面對的敵人不是山,而是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才能真正站到巔峰。
正式進組后,同樣敬業的章子怡第一時間將李仁港、吳京以及上影團隊請到一起,梳理自己的角色脈絡。章子怡說:“我和觀眾的關系是‘互虐’的,觀眾苛求我有突破,我渴望給他們驚喜。”
開機后,很多人才真正體會到什么叫“冰天雪地”。隆冬季節的北方戶外,大雪后片場的“山脈”銀裝素裹,非常有利于鏡頭展現。但那層雪底下,不是布景搭建,而是冰冷堅硬的石頭,大量的登山鏡頭都要在這里完成。為了保護演員安全,攝制組又人工造雪,將雪層厚度加了10厘米。即使這樣,拍攝過程中仍有演員意外受傷。有位演員進組沒多久,吊著威亞反復拍攝,最后累得忘記收腿,撞傷骨折,一躺就是兩個月。氣溫接近-10℃的拍攝現場,張譯赤腳踩在雪地里,一雙腳凍得通紅麻木;吳京不用替身,帶傷親自出演所有的危險戲份……
臨近殺青時刻,上影團隊大膽提出:去西藏,去珠峰,做一場最高海拔的關機儀式!上影集團副總裁徐春萍帶領先遣小組聯系了專業登山運動的應急保障隊伍,帶著所有的設備、專業人員和醫護人員一起隨隊。在西藏區委宣傳部的支持下,所有的一切,都在短暫的幾天里迅速落實。
在拉薩的登山博物館,1975年勝利登頂珠峰的中國登山隊隊員桑珠為大家講述了中國登山隊勇攀珠峰的歷史。講到攀登者的犧牲經過,在場許多人都潸然淚下。張譯看到當年攀登者的手印,就用手掌貼上去,想與英雄的手“相握”,感受英雄的力量。
大部隊到達定日縣后,吳京和張譯主動要求去珠峰大本營過夜。他們準備了酒,抵達大本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斟酒并堆起一個小小的瑪尼堆,祭奠所有登山前輩和葬身在這座山中的英魂。那一夜,吳京和張譯誰也沒睡,眼睜睜地等待天明。
儀式按計劃順利進行。徐克指揮了最后一組鏡頭的拍攝,與吳京和張譯在珠峰前擁抱。踩在海拔5200米的尖利碎石上,徐克有些激動:“1960年,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的壯舉正是由中國攀登者完成的。既然是我們的高山,我們的腳就要親自踏上去。站在山頂,我們的眼前是多么遼闊、多么壯觀的遠景。”現場掌聲一片。
《攀登者》創下了世界電影史上海拔最高關機儀式的紀錄。
對上影團隊來說,《攀登者》最大的意義,是通過一部影片,將電影界優秀的力量匯聚到了一起,填補了國產電影在登山、冒險題材上的類型空白。并不是每個人都要去攀登珠峰,但人的一生,總會有一個目標。當我們把這個目標看做一座山,并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時,每個人,都能攀登自己人生的高峰。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