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養生 | 大暑踞地虎視式
乙未六月大暑
朝代:宋 作者: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須無欲,于斯患不能。
又應當閔雨,誰識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實所憑。
大暑,與小暑相對而言,為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20°即為大暑。大暑節氣,一般是從每年的7月22日前后開始,到8月7日前后結束。
大暑時節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候,空氣悶熱,酷熱難耐,常會令人坐立不安。但此時正是茉莉、荷花盛開的季節。天氣愈熱,茉莉花香愈濃,十里幽香沁人心脾,高潔淡雅的荷花,不畏烈日驟雨,晨開暮斂,清香遠溢。此大自然生克制化之理也。對人體而言,大暑時節,陰漸長,陽漸消,人體中脾為陰,胃為陽,如果脾陰過盛,胃陽易被濕困。就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癥狀。故在大暑時節鍛煉脾、胃,可以調和陰陽,增強體質,促進氣血濡潤臟腑、營養肌肉四肢。作為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是與秋季相接的節氣。但是此時正值三伏天,氣溫高,濕度大,極易使人傷氣、中暑。
二十四節氣導引養生法,是在當令節氣通過導引吐納、存思等方法,進行養生保健、祛病延年的傳統導引養生法。相傳為唐末宋初時期,我國著名的道教養生家陳希夷所創,流傳至今已有近千年,收錄于《保生心鑒》《萬壽仙書》《遵生八箋》《四庫全書》等。一個節氣一套動作,一共24套動作,每套動作對應一定的臟腑、經絡和主治病癥,充分體現了中醫學整體觀念、天人合一的理論。其中的大暑距地虎視式適合大暑時節練習。
大暑距地虎視式,從外形動作而言,雙拳拄地、兩目圓睜、搖頭擺尾,如虎之威猛,故名。距地,指的是以兩拳拳面拄地之意。通過兩手拄地而定、昂頭瞪目、搖頭擺尾的動作練習,可以強化對脊柱、腰背、胸腹的伸展練習。從中醫理論角度來分析,此式對于五臟六腑,尤其是脾胃的消化功能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經云“諸濕皆責之于脾”,在高溫、炎熱、暑濕難耐的大暑季節,練習此導引術,可以健脾除濕、防治中暑,故與大暑節氣相應。因此,練習該式通過昂頭伸腰、搖頭擺尾的動作練習,使頸、腰、胸、背及整個脊柱得到充分的伸展,并具有強壯臟腑、補腎養心、促進脾胃消化功能的作用。
【動作
- 標簽:怒斬軒轅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