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好當前機遇,推動中醫藥國際化跨入新境界
“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事業發展作出的重要指示。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極大地提高了中醫藥在世界的知名度。2019年,屠呦呦又獲得了共和國勛章,這更是讓中醫藥響徹華夏,蜚聲海外。2020年,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貢獻,再次向全世界證明了中醫藥的巨大價值。中醫藥國際化,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如何利用好當今時代機遇,使中醫藥國際化跨入新的境界,值得思考。對此,筆者提出幾點淺見。
加強“現代化的中醫藥”宣傳引導。當今的中醫藥事業,本質上應當是“現代化的中國傳統醫學藥學”,可中醫藥這個簡稱,卻省略了“現代化”這個非常重要的核心特征,這就導致人們容易把中醫藥歸入傳統文化甚至是偽科學當中,中醫藥的發展就會在無形之中增加很多阻力。這個問題在中醫藥的國際化道路上仍然存在。因此,在今后的宣傳中,要十分注重現代化中醫藥概念的推廣與傳播,促進現代中醫藥走向世界。
注重與國外傳統醫學的契合。民族自豪感與榮譽感,是全世界人民都擁有的一種心理。在現代中醫藥走向世界的過程中,如果中醫藥能激發當地國家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與榮譽感,那么中醫藥的推廣與發展就能產生強大的鏈式反應。如何將中醫藥國際化與當地國家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聯系起來呢?筆者認為,應該促進中醫藥與當地傳統醫學的合作。不同國家地區的醫學歷史中,都會留存一些經過實踐和歷史檢驗的傳統醫藥學,中醫藥與各國當地區傳統醫藥學有著天然的契合點。如果將中醫藥與當地傳統醫藥學緊密結合起來,那么推廣中醫藥就是在發掘當地的傳統醫藥學,能夠在當地百姓中激發民族自豪感與榮譽感,真正實現隨風潛入、潤物無聲的效果。同時,中醫藥的國際化不僅僅要走出去,也要兼收并蓄,有容乃大,要虛心學習和吸收世界各地的優秀傳統醫藥學精華,進一步豐富我國中醫藥的內涵與廣度。
做好輿情應對,講好中醫藥故事。網絡上對于中醫藥的非議很多,在西方主導話語權的國際媒體上,更是充斥著一些因偏見、傲慢而產生的非理性聲音。究其原因,除了國際環境惡化、意識形態對立等因素外,傳統中醫藥因歷史條件所限確實含有個別迷信成分,還有一些人借中醫藥之名行詐騙之實,傷害了人民群眾對中醫藥的感情。但最核心的原因,是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年輕人,缺乏對中醫藥客觀正確的理解。所以,如何與時俱進,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中醫藥故事非常重要。此外,應該重視輿情應對與輿情公關,組織專門力量,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原因,有針對性地開展輿情公關,努力將負面輿情轉化為正面宣傳引導,化危為機。
充分發揮利用海外華人的紐帶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充分展現了海外華人的力量。疫情早期,海外華人全球采購,支援國內抗疫;當國內疫情平穩,國外疫情開始擴散蔓延后,海外華人聯系國內抗疫物資生產企業,將海外緊缺的防疫物資帶往全世界;許多國家封城期間,是中餐館及外賣服務,保障著社區居民生活。海外華人向外國民眾傳遞著中國人民的善良、包容與友愛,成為了中國軟實力和文化輸出的靚麗名片。通過海外華人推廣中醫藥,可以先從備受推崇的中餐入手,以藥食同源為切入點,將傳統中醫藥理念融入餐飲中,通過使領館、留學生群體、商會等各種渠道,將中醫藥的理念傳播到海外華人,傳播到外國民眾,最終擴展到醫學藥學領域。(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所 楊米一)
- 標簽:他媽詩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