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婚姻要激情
幻滅了的情感在我年輕的時候,曾經談過一次戀愛———就是糊里糊涂地被人疼愛,六年。
那時的我總是處在一種有所期待的狀態,總是調用一個小女人所有的浪漫氣質,幻想有一天能夠發生點什么。然而,我幻想的對象不是他。他對我很好,我就由著性子鬧騰,老是有事沒事地找他茬兒。后來有一天,他就消失了,沒有理由,也沒有解釋。那時我真是有些沒心沒肺的,覺得這樣挺好,反正我們都不是對方想要的人。可是,我想要個什么樣的人兒呢?我也不知道。
大學畢業后,我找到了一份很清閑的工作,在一家雜志社做平面設計,劉強是我的部門主任。
在新同事歡迎會上,他端著一杯紅酒,慢慢踱到我的面前,點了幾樣酒店里最特色的小點心,然后貼心地問著:“你這么瘦,應該多吃些甜點。”心,一下子就柔軟地疼了起來。
然后,順理成章的,他帶我看電影,送我香水,開車的時候把手放在我的手上。
直到有一天下午,我和表妹一起逛商場,結果碰到劉強和一個女人:那個女人在前面甩著手,輕裝前進,他則拎著大包小包在后面緊跟慢跟,小心應付著前面那個女人不時回過頭來的吩咐,整一個跟班兒。
那一刻,我的心酸到了想流淚,但絕不因為他是個已婚男人,只是突然間所有的好感全部破滅。男人活到這份上,很容易便讓人對他沒有了幻想。
“當然愛,愛死。”劉強把我抱到他懷里。
“那你可會珍惜我?”我又問。
“我可為你死為你活。”劉強使勁捏了捏我的腰。
我捂了他的嘴,說:“那你娶了我。”
這句話說出來,我知道我其實并不確定要跟這個男人有個未來,可是,我還是俗了起來,想從這個男人口里聽到一些永遠。
劉強放了我,默默轉過身,給了我回答:“不行。”
我的心一片兩片地碎著。然后,我笑了,說:“想什么呢?誰會嫁你!瞧你的樣子,你以為我會愛上你嗎?”
轉身離去。
我想如果劉強猶豫幾分鐘,或是左右為難一下,我都會繼續留在他身邊的,可是,不過三秒,他便給了我答案。雖然瞬間分清了愛與戲的分別,可是,心里還是覺得空落落的。就這樣心若止水感情的傷痛漸漸修復之后,我開始忘掉過去,換了一份全新的工作,并努力工作。
可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我漸漸感到了壓力。周圍的親戚朋友對我異乎尋常地熱心,總是張羅著要給我介紹對象,可他們不知道,他們的這種關懷只會讓我覺得很難受。最讓我受不了的是我的父母。他們都是60多歲的人了,我是他們的獨生女,有一次,母親對我說:“我現在最怕去參加親戚的婚禮,別人總問起什么時候能吃你女兒的喜酒,我和你爸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說得我眼淚都快掉出來了。
在家里是住不下去了,我決定自己買一套房子。雖然父母有一百個不愿意,但他們知道拗不過我,最終同意我搬了出去。可說實在的,每次收到朋友的結婚喜帖,看到他們一臉幸福的婚紗照,我也很羨慕,也很想有個人能聽我訴說委屈的事,和我分享快樂和痛苦。
我決定自己找一個,可問題又來了,我遇上的男孩子,好的幾乎都有了女朋友,不好的我又看不上。我還遇到過一個公司老板,要給我買車買房,當然條件只有一個:做他的情人。這種事情我當然不干,我自己不缺錢花,我也不會因為錢而把自己出賣掉。越是這樣,我越覺得自己就像被人困在鐵圈里,必須永遠不停地轉動,想喘息一下都不可能,又怎么能隨便找個男人湊合著過日子呢?
直到29歲那年,我終于遇到一個還算可心的男人,打心眼里愿意和他一起走入婚姻。
說也奇怪,當你決定走入婚姻時,你會突然發現,你周圍好像所有的朋友都結了婚,她們談論最多的話題不是孩子的教育,就是先生的事業。好像婚姻是一座藩籬,走進去,就會讓女人變成一個失去自我的行星。她們的生活軌跡只能圍繞著先生和孩子轉,周而復始,單調而乏味。
當時,我還有個很談得來的女朋友,孤身一個人分到了海南,所以,很渴望家的溫暖。結果工作沒多久,經同事撮合,就和單位里一個男同事結了婚,但因為彼此間還不太了解,結婚6年,關系始終不溫不火,后來,她終于沒有忍受住,離了婚。聽到她離婚的消息,我飛去海南看她,曾經一個多么愛說愛笑的女孩,只不過6年的光陰,竟然變得如此沉默寡言。
她對我說,為出嫁而出嫁的這種傻事,以后堅決不會再做,一個人再寂寞,再孤獨,也不至于把自己一生的幸福給賭進去。
回到上海,我感觸頗深。突然對自己的決定產生懷疑,我無法想像婚姻的諸多樂趣,但是霧里看花,已經讓我對它的乏味望而卻步了。
情感無須通行證也許是失敗的戀愛,也許是現代社會里太容易迷失的感情,我開始有些不相信愛情了。既然已經不相信愛情,既然一個人也過得挺好,那就這樣過下去吧。那段時間,我努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周末也和二十出頭的小妹妹一起瘋,依舊扎著馬尾,衣著光鮮,皮膚保養得當,惹來很多躁動的目光。
有一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一個獨身女人的花樣年華,里面有這樣一段話:“她換過很多工作,也有過很多場無關痛癢的戀愛。年輕時候有一個好端端的未婚夫站在面前,她卻怎么也想不出結婚的理由,怎么看都覺得自己不像他的那根肋骨。于是她就一直一個人走到今天,卻故意將自己的心遺忘在十年前的時間隧道里,在那里等待激情。她就像一只夏日里的貓,永遠在尋找最愜意的隱蔽處,每一次都睡得不夠舒坦,所以總是起身四下觀望。事實上她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伊甸園太大,那個所謂的亞當迷了路,她是否還要拒絕充當另一個人的肋骨?”
看到這里,我突然淚流滿面,十年是怎樣的一根線,居然可以盤成一團,僅僅當作朱砂痣一顆,還未必長在臉上。我開始為我的青春憤憤不平。
可是,我其實根本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勇敢地做一名獨身女人,放肆地生活,如她;還是早為人婦,任容顏蒼老,如周遭的人群?人生真是一道難題。
再次重讀那篇文章,我決定還是要找個男人,哪怕不是自己的肋骨。
正在這時,我便真的碰到一個男人。對方各方面素質都不錯,外企的翻譯。我們相處很愉快,可我總覺得他有所保留,不夠投入,對我更多只是一種欣賞的態度。
“為什么不結婚?”長我三歲的他,問我這樣一句話。
“沒有碰到雙方都覺得合適的人。”我回答。
“結婚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我一直認為,女人一旦結了婚,就不再擁有獨立的自己,再加上一個孩子,那她很難從妻子和母親的角色里再分身出來,分出來也是勉為其難,不如全心全意做妻子和母親。對于男人,同樣道理。而我,不愿意。我想擁有一個完整的自己,活出自我的精彩。所以,我不想選擇婚姻。可以說,我是一個信奉獨身主義的人,但我不排斥愛情,女人和男人都應該有愛情的滋潤。可以選擇同居,合則聚,不合則分,互相欣賞就好。這樣自由度大多了。”他說。
于是,理智的我們,決定搬到一起。
如今,我們已經同居近兩年。每天早上我們各自去上班,晚上如果不加班的話就一起吃晚飯,和一般的夫妻沒什么區別。
我們沒有考慮過結婚,結婚領證不過也就是一個形式,重要的是兩個人能不能融洽相處,我們都覺得這樣同居挺好的。我們都給對方足夠的空間,不會追著對方問什么時候回家,和誰在一起,如果愿意,基本和單身的時候一樣自由。 有的時候,我們也像兩個孩子,放任彼此也放任自己,有時深更半夜喝啤酒,有時他摟著我去迪吧抽煙跳舞,有時我坐在他腿上陪他打通宵的聯網游戲……有時,我們忙得焦頭爛額,幾個星期都見不著;有時,我們只與自己的朋友在一起。
后來我便想清楚了,其實,我一直渴望的都是這樣的自由,卻又不乏愛情的滋潤。雖然我不知道這樣的日子是否永久,但我知道,這是我現在想要的生活,也許我想要的那個肋骨不過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