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心理應主動去適應
老年人如能了解上述改變的生理性質,則在面對這一現實的同時,會更加主動去適應這一新生活,性生活從此可以更加從容,聽其自然,不再期求房事盡善盡美,不追求一定要射精。由于年邁的緣故,老年人的性活動較之性交更加重要,可采取性交以外的方式滿足對方的需求,如相互親吻、擁抱、撫摸,可借以表達情感,并共享肌膚之親。就老年夫妻而言,健康而快樂的性活動,包括各式各樣表達及關懷的舉動,如依偎一起談悄悄話,共同欣賞戀愛色彩濃厚的圖文、音樂、歌舞、影視等以達到性心理的滿足,故性并不只是性交而已。
老年人在性活動表達方面可出現一些生理改變,以及性反應逐漸減弱:女性可見肌肉緊張度減弱,陰道潤滑度減少,乳房下垂,性高潮時痙攣程度減弱;男性勃起時間延長,勃起時陰莖堅硬度查,射出精液減少,射精距離縮短甚至流溢而出,高潮時肌肉痙攣強度減弱,性交時不產生射精的感覺,性樂減弱,不應期延長等。大多數老人不了解這些改變是屬于正常的,不免頹喪的情緒,降低性生活的興趣,認為自己的性生活就此結束,因而完全停止性生活,不再與配偶發生任何形式的肉體親密接觸。
老年性心理應主動去適應
老年人的性反應是有改變的,但不論到任何年齡也不可能使兩性性能力完全消失。假定說老年人性能力確實出現嚴重影響,則大多是因為藥物、慢性疾病或自認不該有性能力的預期心理所造成,而非老化過程本身引起。
許多世俗觀念反對老年男性或女性仍然存在性情感、性要求和性關系。年輕人把性享受作為自己的權利,似乎老年人表現的親昵或性要求就是老不正經,使本來有性興趣的老年人感到自己很不正常,內疚心理很重。對于要求再婚的老者,更是設置了種種障礙,世俗觀念的阻力,輿論的壓力,尤其是兒女的種種責難,使他(她)們難以決斷。要知道,人類是有豐富的思維活動的,在這種文化成見的影響下,很難想象老年人和其他人一樣也有性生活。
老年期是指從60歲起到生命結束為止的時期。隨著年華的流逝,兩性性腺活動趨向減退,然而男性變化是逐漸的,不如女性具有急劇衰退的過程。軀體疾病的發生率較其他年齡階段高。性腺活動減退和軀體疾病的患病率較高會從生理上對老年人的性行為產生影響,然而實際上起作用最大的是心理因素。
推薦閱讀:獨身或喪偶的老年性心理特點
老年性心理憂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