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遭遇婚姻動蕩的沖擊 婚外情成最大“殺手”
“‘拖油瓶’的中年女人再嫁談何容易。”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會長朱明媚說,她們又當爹又當媽,心理透支、情感透支、時間透支、健康透支,一些人還經濟拮據。因為離婚時男方盡管給一定的撫養費,但是這個費用沒有考慮到物價上漲和孩子生活學習費用逐年增加的因素。所以,不少女性發現離婚是從一個陷阱掉入另一個陷阱。現在都市里增加了一個新的弱勢群體——貧困單身母親。
那么,離婚對男方是不是解決婚姻問題的最好辦法?一項對5000個離婚者的調查顯示,5年后,2/3的男性表示后悔。
就在國人遭遇近年來婚姻動蕩沖擊時,西方宣稱那場持續30多年的“性自由”、“家庭革命”探索并不成功。2009年,《時代周刊》發表文章稱,“沒有任何一種力量比婚姻家庭的解體造成的悲苦更嚴重,它使孩子受到傷害,單身母親的生活陷入困境,給社會底層承受力最差的人們帶來巨大災難。”日前,美國最新暢銷書《定終身》把婚姻定義為,“不僅是個人的愛情故事,也是最嚴格的社會和經濟契約。”
幸福婚姻是善于解決問題的婚姻
“婚前瞪大兩只眼,婚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婚戀講堂、情感診所、婚姻家庭咨詢師的出現,使得社會救療成為可能
一位心理學家說:人的一生中,沒有任何成功能夠彌補婚姻家庭的失敗。很多人在事業上卓有成就,在婚姻上卻一籌莫展。戀愛、擇偶、結婚、生兒育女是人生最重要的考試,今天有多少人交了合格答卷?
“怎樣經營感情,怎樣維護感情,怎樣愛情存款,現代婚姻家庭關系已經成為一門學問。”陳一筠表示,“幸福的婚姻不是沒有問題的婚姻,而是善于解決問題的婚姻。”
“當下,我國各個行當都講究崗位準入證,做保姆、鐘點工都要培訓。遺憾的是,唯有兩門最重要的職業例外——做夫妻和做父母,無論是成人教育還是學歷教育。”陳一筠指出,多數夫妻沒有崗前和崗位培訓,缺乏現代婚姻家庭觀念和技能的指導,不能很好地勝任各自角色。
“‘保衛婚姻’從教育開始。對于個人,要有學習的緊迫感;對于社會,要發揮各級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力量,加強宣傳教育,學校應該開設相關課程。”朱明媚介紹,為推進新型家庭文化建設,日前國家人口計生委、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和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在全國32個城市啟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試點”。開辦“婚姻家庭文化大講堂”,傳播新知識和新技能。
“婚前瞪大兩只眼,婚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大講堂”主講陳一筠傳授家庭和諧的“秘訣”。
婚前看什么?首先是“新門當戶對”。它不是指門第、金錢,而是文化層次,包括相似的家庭文化背景和相當的受教育程度,這是婚后交流的基礎;第二,價值觀的認同。同事之間可以價值觀不認同,但夫妻就一定要認同;第三,夫妻角色觀念的認同。男主外女主內或男主內女主外,只要雙方全都認可這樣的角色分配,婚姻幸福指數就會高;最后,還有性格的互補。“瞪大兩只眼”看清這些后,也要看清他(她)背后的家族。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