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崇尚“瘦婚” 突出實惠簡約
導語:二手婚房、婚禮套餐、DIY請柬……面對水漲船高的結婚花費,在中國內地城市青年中,一種介于裸婚與奢華婚禮之間的“瘦婚”理念日益走俏,簡約、樸素、浪漫、個性是其最大特點。
新人崇尚“瘦婚” 突出實惠簡約
瘦婚,指的是初入社會,經濟基礎相對單薄的年輕人,既無法承受“奢婚”的張揚和巨大開銷,也不贊同一切全無、脫離物質基礎的“裸婚”。他們主張親手操辦終身大事,通過簡化傳統流程,網購婚紗、喜糖,自拍婚照等多種方式,打造個性又實惠的“瘦婚”,以節省大筆婚禮開銷,給自己和雙方家庭減負。
2010年,網友整理中國十大城市結婚花費排行,深圳登上榜首。當年西安有7萬對新人結婚,婚禮成本比上年上漲30%,平均每臺婚禮花費12萬元,拉動消費50億。
供職于西安高新區一家網站的段維稱,他買的是二手房,重新裝修后做婚房,裝修僅花了3萬元,因為他們有“輕裝修重裝飾”的理念,家里的擺設都是廢物利用或者舊物改造而來,溫馨精致,且個性十足。包括沙發床、收納柜、箱床、儲物凳等省錢省空間的物件也都是從網上“淘”來的,玲瓏可愛。
9日剛舉行完“瘦婚”的曹妮雅在論壇上介紹自己的“結婚經”。在她的婚禮上,幾乎每一環節都有DIY元素,大到筵席、婚紗,小到喜糖、喜帖,均通過團購而來。“我和老公買大袋包裝喜糖,再買來喜糖盒,折形狀,涂膠水。”做好后小夫妻還給喜糖盒貼上幾顆水晶貼片,既精致又節約。最別致的是所有參加婚禮的親戚、朋友、同事都得到了一件小禮物,是新娘子用各色邊角料縫制的環保小布袋,大受歡迎。
改革開放30年,也是中國式婚禮發展變遷、花費日益高漲的30年。從上世紀70年代新人青睞的手表、自行車、縫紉機“三大件”,到社會經濟的不斷繁榮、結婚消費大大超出普通家庭的承受范圍,十萬甚至數十萬開銷逐漸成為新婚必須面對的“幸福成本”。
陜西民俗學會副會長孔正一指出,“瘦婚”的理念是節省開支,但減價不減質,比裸婚更實際,比奢婚更出彩。它的流行,說明以“80后”為代表的新生代逐步長大成熟,并開始擔負家庭和社會責任。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