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藥更傷女性 在體內代謝慢易出現副作用
與男性相比,女性體重輕、脂肪含量高,還有月經周期,這些特點都會影響藥物的吸收、代謝和排泄。使用某些藥時,女性更要注意預防不良反應。
安眠藥、抗過敏藥等親脂性藥物:親脂性藥物會和身體里的脂肪相結合。由于女性體內脂肪含量高,用相同劑量的這類藥,吸收會比男性更多,容易出現不良反應。例如安定(地西泮)、強效抗過敏藥富馬酸盧帕他定等藥物,在女性體內持續作用的時間就較長。
利尿劑:女性對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噻)、吲達帕胺、托拉塞米的代謝、清除較慢。2012年荷蘭的一項研究發現:女性遭受利尿劑副作用(如意識障礙、昏迷等)的風險比男性高4倍。
抗抑郁藥:女性在月經周期的黃體后期或用雌激素替代治療時,會顯著影響抗抑郁藥的代謝。研究顯示,女性服用同等劑量抗抑郁藥后的血藥濃度高于男性。因此,臨床醫生給女性患者用抗抑郁藥時需要更精細地調節劑量,以發揮最佳效果。
解熱鎮痛藥和麻醉藥:對乙酰氨基酚在女性身體的代謝和排出較慢,更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女性服布洛芬后也更容易出現偏頭疼等不良反應。女性體內的黃體酮和雌二醇都能影響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在體內的代謝。女性從麻醉藥作用下完全脫離需要的時間更長,如果在手術中使用了這類藥物,應引起注意。
此外,女性對地高辛、氟尿嘧啶、左旋多巴和普萘洛爾在體內的代謝及清除較慢,也更容易出現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處在月經期、身體比較瘦弱的女性,吃藥時不可隨意加大藥量,并且應密切注意身體出現的不適,如食欲不振、惡心、腹脹、便秘或腹瀉、頭痛、疲倦、肌肉痛、睡眠改變、煩躁、焦慮、皮疹等。一旦出現這些癥狀,應馬上咨詢醫生或藥師。建議醫生在給女性用藥時,考慮其身體特點。如果用藥時間較長,更應慎重。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