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首頁  兩性文化

報銷門檻高 糖尿病患者盼減負

  • 來源:互聯網
  • |
  • 2015-04-03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家住四川省內江市、已有15年糖尿病史的梅女士說,治療糖尿病自己可沒少花錢。

  1998年,她被確診為糖尿病,由于沒有醫保,看病都是自費,“每個月差不多100元左右”。2004年,梅女士因糖尿病并發癥胰腺炎住院。“前后花了近7萬元,都是自己掏的。”

  出院后,按照醫生建議,梅女士每天注射兩次胰島素,每個月費用在350元左右。為及時了解血糖水平,以便調整藥物用量,她每天最多時要自己在家測4次血糖,血糖儀、試紙都是自己買的,一張試紙4元左右。再加上定期肝腎功能檢查等各項花銷,對于工薪階層的她來說,也不是個小數目。

  兩年前加入醫保后,梅女士申請了糖尿病特殊病種證明,每年可享受700元的醫保補助。從今年1月起,每個月又有70元的門診補助。“這些錢也就夠兩個月用的,剩下的還得自己掏。”

  有這樣感受的,梅女士并不是個例。一項面向天津醫科大學代謝病醫院160名醫保糖尿病患者的問卷調查顯示,53.3%的受訪患者伴有并發癥,月門診購藥所需費用在1000元~2000元,全年費用在1萬元~2萬元,患者個人負擔約為4000元;而72.7%的患者個人月收入不足2000元。對于治療費用,1/3的患者認為可勉強承受,38.7%的患者表示負擔不起,表示極度負擔不起的占16%。

  山西省陽泉市第三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衛紅也時常會為糖尿病患者的花銷“抱不平”:按照當地醫保政策,雖然糖尿病被納入門診慢病報銷范疇,但門檻較高:患者需確診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4期或糖尿病腎病4期,才能享受每年5000元額度的糖尿病門診費用報銷。“一些糖尿病腎病1期或2期的患者在使用胰島素,但門診費用仍不能報銷。”

  李衛紅說,按每支90元、每月使用四五支胰島素計算,這些糖尿病患者每月的醫藥費在400元左右,經濟壓力不小。醫院也曾就此問題與社保部門進行溝通,但難以改變報銷政策。

  “對于糖尿病腎病2期患者,醫生不建議用口服藥,但有的患者覺得打胰島素太貴,用一段時間血糖降下來后就改用口服藥。”李衛紅說,這種做法不僅會加重病情,還會導致其他并發癥提前到來。

  醫保補償比例低

  2011年~2012年,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對全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衛生費用與籌資機制進行了專題研究。從費用投入上看,我國糖尿病衛生總費用中,來自社會保險補償的比例占42.66%,個人現金支付占46.31%,而同期全國衛生總費用中,居民個人衛生支出所占比重為35.29%。

  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衛生費用核算與政策研究室主任張毓輝表示,我國糖尿病患者個人經濟負擔較重,勢必影響其對醫療服務的利用,不利于疾病的早期控制。

  按照現行醫保制度,醫保個人賬戶有固定額度用于門診治療,但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這部分補償顯得杯水車薪。近年來,各地也在積極探索醫保制度對糖尿病的門診補償,如城鎮職工醫保中,糖尿病作為特殊病種可以享受門診費用報銷,但整體而言,報銷門檻較高,報銷比例較低。對于籌資水平較低的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糖尿病門診費用報銷之路則剛剛起步。而用于血糖自我監測的血糖儀、血糖試紙等至今尚未納入醫保。

  “從開展專題研究時走訪的5個省14個地市的情況來看,糖尿病患者能夠享受到門診特殊病種報銷的地方還為數不多。”張毓輝說,現有的醫療保險制度還缺乏對糖尿病病程長、需頻繁就診等特征的針對性政策設計,全國至今還沒有統一的針對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專門補償方案。

  專家指出,這不僅是因為醫保籌資水平較低,也有“觀念上的問題”。比如,城鎮職工醫保結余較多,“余錢”完全可以用于對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門診費用的報銷,以利于患者早診早治,進行規范治療,避免延誤病情,造成更大的經濟負擔。

  “減負”還需更給力

  “政府和醫療保險應該繼續加大對糖尿病等重點慢病的投入。”張毓輝說,在加強政府對醫療保險的投入,建立與居民經濟能力相聯系的籌資機制的同時,也可以探索采取政府集中采購、定點企業生產的方式,將質優價廉的基本藥物向糖尿病患者免費發放,提高疾病早期控制率,減輕貧困患者經濟負擔。

  據了解,國內已有部分地區開始這方面的嘗試。如從今年2月起,浙江省溫嶺市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并納入社區責任醫生管理的戶籍居民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享受免費發放的降血糖藥格列吡嗪膠囊和二甲雙胍腸溶片。

  專家指出,增加政府投入,還需要探索新的財政來源。如設立衛生專項稅,對煙草和酒類增稅提價,將該稅收或部分稅收用于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控。

  “醫保資金的管理目的除了確保基金‘不超支’外,更要考慮醫保資金的有效使用,把錢用到疾病早期控制上,具有更好的‘性價比’。”張毓輝建議,應完善醫療保險對糖尿病早期治療的相關籌資和報銷政策,切實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如可適當提高籌資水平,結合基金結余情況提高保險實際補償水平;對糖尿病門診治療實施特殊補償,由門診統籌基金支付、提高最高支付限額和報銷比例等。

  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開展的上述專題研究顯示,2010年全國糖尿病防治費用有14.14%流向零售藥店,主要為患者自購藥的消費。對此,專家建議,醫保可增加對糖尿病參保患者自購藥的補償。

  相關閱讀:

  中國糖尿病發病率升高 農村成為糖尿病重災區

  糖尿病患者年輕化 上班族精神緊張是推手

  糖尿病并發癥多且嚴重 或使患者壽命大大縮短

  糖尿病患者家人患病幾率是一半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