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首頁  兩性文化

7種細菌藏在食物中悄悄奪你命

  • 來源:互聯網
  • |
  • 2015-04-03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食源性疾病也已成為我國頭號食品安全問題。然而,導致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存在于哪些食物中,應該怎么預防呢?

  1、大腸桿菌

  未燒熟的牛肉、果汁、生牛奶及被污染的飲用水等可能含大腸桿菌。感染這種細菌會導致嚴重腹瀉、腹痛、嘔吐,持續時間5—10天。

  預防:肉食一定要燒透,水果蔬菜在食用或烹飪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凈,避免喝未經高溫消毒的牛奶。

  2、副溶血弧菌

  生海鮮中通常存在副溶血弧菌。吃生海鮮或未煮透的貝類海鮮24小時左右出現拉稀、胃痙攣、惡心、嘔吐、發燒和發冷等癥狀。一般病情會持續3天。

  3、李斯特桿菌

  李斯特桿菌常見于土壤和水中,在生食和未消毒牛奶中也有發現。與其他病菌不同,李斯特桿菌在一般冰箱的低溫下仍可生長。感染癥狀包括:發燒、打冷顫、頭痛、胃部不適和嘔吐等。

  預防:冰箱殘留污漬應及時清除,特別是生肉、熱狗和午餐肉等產生的血水和污漬等。未開封午餐肉放置冰箱別超過兩周,熟食店購買的肉食,放置冰箱中不超過5天。

  4、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常見于生禽肉食、蛋類、牛肉、未清洗的水果和蔬菜中。感染沙門氏菌會導致發燒、腹瀉、胃痙攣等癥狀,持續時間4—7天。

  預防:不吃生的或未煮透的雞蛋,生肉應與蔬菜、熟肉分開存放。

  5、空腸彎曲菌

  雞肉和牛肉中常會有空腸彎曲菌。大多數人一旦感染該菌則會在2—5天出現腹瀉、痙攣和發燒,并可能伴有惡心嘔吐。病情持續大約一周。

  預防:除了肉要徹底加熱之外,處理生冷的雞或牛肉后一定要洗手,臺面及廚房用具應及時清洗干凈。

  6、弓形蟲

  被污染的水、未煮熟的肉食都可能含弓形蟲。通常感染弓形蟲沒有癥狀,但是有些人會出現頭痛、身體酸痛和發燒等流感癥狀。弓形蟲嚴重時還會傷害孕婦及免疫系統低下人群的大腦、眼睛等器官。

  預防:處理食物時一定要徹底洗手,避免飲用不潔水。

  7、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常見于污染的食物和飲水中,人與人之間也會交叉傳染。感染癥狀包括:惡心、胃痙攣、嘔吐、腹瀉、頭痛、發燒,癥狀通常會持續好幾天。

  預防:使用肥皂反復洗手,廚房臺面應該徹底消毒。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