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久坐是在“自掘墳墓”
久坐已成為人們生活的常態,坐的時間太長,就會危及健康。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靜坐生活方式”,認為人們倘若長久坐而少動,等于“坐以待斃”。
1.久坐不動血液循環減緩
人體對心臟工作量的需求隨之減少,血液循環減慢,日久則會使心臟機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縮、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坐著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冠心病發病率為12%,而體力勞動者僅為3%。
2.久坐導致痔瘡
使靜脈回流受阻,直腸肛管靜脈出現擴張,血液瘀積,導致靜脈曲張而出現痔瘡,發生肛門疼痛,滴血或血便等。
3.久坐使男性提前進入更年期
久坐不動的男性因缺乏鍛煉的機會,容易出現腹型肥胖,即將軍肚。久坐壓迫前列腺和睪丸,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容易導致性功能障礙。久坐不動,還會產生心理壓抑、無精打采、倦怠無力、哈欠連天。因此總是“黏”在椅子上的男性腦力勞動者會比其他男性更早步入更年期。
4.久坐易得前列腺炎
久坐時,人體上半身的重量全壓在下半身,位于會陰部的前列腺深受“重壓”之害,容易導致前列腺血液循環不好,代謝產物堆積,使得前列腺腺管阻塞,腺液排泄不暢,造成前列腺慢性充血,進而引發前列腺炎。
5.人體免疫細胞的數量隨著活動量增加而上升
久坐不動導致免疫細胞低下,對外界致病因子抵抗力下降,因此易得癌癥。研究發現,久坐的人患結腸癌的風險明顯高于經常運動的人和體力勞動者。這是因為久坐的人腸道蠕動減弱減慢,糞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在結腸內滯留并刺激腸黏膜,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環不暢,可導致腸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從而增加了結腸癌的發病危險。
6.久坐不動,腦部供血不足。導致腦供氧和營養物質減少,可引起人體乏力、失眠、記憶力減退,并增大患老年性癡呆癥的可能性。若突然站起,還會出現頭暈眼花等癥狀。
7.久坐不動不僅會引起頸椎僵硬,影響頸動脈對頭部的供血,還破壞了正常生理彎曲,出現弓背或骨質增生等。
8.久坐使得整個軀體重量全部壓在腰骶部,壓力分布不均,脊椎肌肉也因循環欠佳而痙攣,使腰背肌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從而出現痙攣、缺血、水腫等,引起腰、背部疼痛。
9.久坐不動,肌肉僵硬、酸痛、萎縮,使肌肉失去力量和彈性而發生痙攣。
10.久坐少動會造成消化功能減退,易引起腸胃蠕動減慢,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減少,出現食欲不振、腹脹、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癥狀。
11.久坐發胖。久坐不動,肌體對攝入的脂類、淀粉過多地轉變為脂肪貯存起來,致人肥胖。
相關閱讀:
男性久坐當心生理功能障礙
久坐者做仰臥起坐傷頸傷腰椎?不科學勿輕信
20-40歲為痔瘡高發期 蹲廁看書、久坐不動易患痔瘡
每天坐6小時以上死亡風險高? 專家稱久坐易致病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