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張建鋒:未來企業一定要管理和業務“雙在線”
“未來的企業一定要‘雙在線’。”在1月9日召開的2020金融移動智能峰會上,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在主題演講中指出,隨著員工的在線,未來企業管理要在線;同時企業業務也要跟隨服務對象的變化,實現時刻在線。

張建鋒表示,因為互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出現,今天的組織已經能夠實現分布式,并且不管有多大規模都能夠有效組織起來,實現內部順暢協同。也正是因為有釘釘這樣新技術平臺的出現,推動組織管理朝著在線化、智能化的趨勢發展。
他同時指出,隨著企業服務對象的24小時在線,未來企業業務也一定要實現在線化、移動化,以便能夠7×24小時為客戶提供服務。
張建鋒表示,過去15年淘寶網通過一整套解決方案和平臺,幫助一千萬品牌零售商實現了從傳統零售到移動、在線零售轉變,未來幾千萬個中小企業將能夠利用釘釘這樣的平臺實現移動化、在線化、智能化的管理轉變,同時利用mPaas、小程序等解決方案平臺,實現客戶業務的在線化。
張建鋒還特別指出,釘釘跟微信有很大不同,釘釘主要的功能是實現企業OA、協同辦公和工作流的在線化,以此提升企業的協同效率。據他透露,去年一年阿里12萬員工產生了1億條電子流審批,其中90%通過釘釘審批完成。
在本次峰會上,阿里云以金融釘釘、mPaaS移動開發平臺以及支付寶小程序等為基礎,推出了移動金融專屬解決方案,幫助金融機構全面上云,實現外部場景化的金融服務與內部協同的“雙在線”。
附張建鋒演講的主要內容:
淘寶網過去15年基本上見證了零售行業從原來傳統的零售行業變成今天在線的、移動化的零售行業的整個變遷。這個過程,對金融行業也有非常強的借鑒意義,也有非常強的參考價值。
通過零售在線化的過程,阿里同樣地完成了金融,特別像支付寶為代表的金融服務在線化的過程。這兩個行業從原來傳統線下到后來的在線,基本上也見證了中國最近十多年時間社會發展的兩個最重要的變革。這背后,既有時代發展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后面的技術環境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環境有兩方面的變化:第一方面是原來的IT設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從原來傳統的IT設施到云的IT設施到現在移動化、智能化的IT設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基于大數據;第二服務的對象發生非常大的變化,原來叫做互聯網,后來叫做移動互聯網,現在基本上全移動化,所以服務對象發生很大的變化,原來的服務對象是離線的,不能夠被及時觸達,但是這兩年手機的普及、4G的普及之后,我們的服務對象變得時時刻刻在線,這意味著我們的服務手段、服務能力也要實時化、在線化、智能化。
我理解的“雙在線”:一個是今天企業的管理要在線,因為員工本來就是在線的;第二,我們的業務要在線化,也要擁抱移動互聯網,也要擁抱數據智能這個時代。
第一,組織管理在線。今天因為有互聯網,因為有云,我們的系統能做到分布式,組織也是一樣的,組織沒有一個技術手段,你很難做到分布式。所以現在的組織管理在線化、智能化,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趨勢。
第二,業務在線。不管你是銀行也好,保險也好,證券也好,你服務的對象已經是24小時在線了。你的服務對象在線了,你今天的服務怎么才能保證7×24小時?你所有的業務能夠在移動上操作,我認為這是所有人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淘寶網做了一個電子商務的平臺,大概幫助了一千多萬個品牌賣家,從原來傳統的零售業能夠利用這個平臺變成一個在線的移動的零售業。阿里巴巴提供了什么?我們提供了一整套的解決方案和平臺,使得它們實現從傳統到移動到在線的轉變,我認為這是淘寶網帶給這個社會真正的價值。我們希望釘釘能幫助幾千萬個中小企業,從傳統的信息化的過程中變成一個移動化、在線化、智能化的管理的轉變。
很多人問我釘釘和微信是不是一樣的,我有微信,為什么要用釘釘?這是非常大的誤解。釘釘里面做溝通,可能是占很小的一部分,它大部分工作就是把原來的整個OA搬到上面來,把整個協同辦公搬到上面來,把整個工作流搬到上面來。
阿里12萬員工,去年一年有1億條電子流審批。如果1億條審批都要在原來的PC上完成,時效性得不到保證,整個工作效率就得不到保證。我們1億條電子流審批,大概90%以上的審批都是基于釘釘完成的,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
連接消費者,大家可能有各種各樣的辦法,在微信上開發小程序、釘釘上開發小程序、支付寶上開發小程序。我們去年提供阿里集團小程序的開發規范和平臺,你只要開發一個小程序,在淘寶上、支付寶上、高德上全部能接入,這是我們打造的龐大的新型生態,以此來連接客戶。
對于大多數客戶來講,阿里提供了一個技術性的解決方案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