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地區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0%
11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3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8%,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8.0%,實際增速比全國農村快1.6個百分點。
在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資、轉移、財產3項收入均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3159元,增長12.2%,增速比全國農村快2.8個百分點,對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增收的貢獻率為43.3%。工資性收入增長較快主要是中西部地區農村務工勞動力數量增加,月均收入穩定提高。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2569元,增長12.7%,增速比全國農村快0.9個百分點,對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增收的貢獻率為36.6%。其中,人均獲得的養老金、社會救濟和補助、政策性惠農補貼、政策性生活補貼、報銷醫療費等在內的來自政府的轉移性收入1084元,增長15.3%。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128元,增長10.1%,增速比全國農村快0.4個百分點,對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增收的貢獻率為1.5%。
從經營凈收入看,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2308元,增長6.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3個百分點,對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增收的貢獻率為18.6%。
數據還顯示,前三季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4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58元,增長10.5%,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7.7%,實際增速比全國農村快1.3個百分點。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0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09元,增長11.1%,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8.3%,實際增速比全國農村快1.9個百分點。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