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統籌建魅力碧道 打造粵東發展新名片
為全面展現碧水藍天的揭陽發展新名片,繪就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好風光,近日,揭陽市召開全市河長制工作推進會議,部署下半年河長制湖長制重點工作任務,其中,重點規劃在2020年底建成第一批碧道試點繪就城市好風光。
構建休閑游憩新網絡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去年5月,廣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并提出高水平規劃建設廣東萬里碧水清流的“碧道”,形成“綠道”和“碧道”交相呼應的生態廊道。
萬里碧道是以水為主線,統籌山水林田湖草各種生態要素,兼顧生態、安全、文化、景觀、經濟等功能,通過系統思維共建共治,優化生態、生產、生活空間格局,打造“清水綠岸、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廊道,是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好樣板、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好窗口。根據不同類型濱水區域所處區位和環境,分為都市型、城鎮型、鄉村型、自然生態型四種。
根據我省規劃,萬里碧道建設要求結合中小河流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清四亂”“五清”等專項工作,統籌考慮綠道網建設、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等工作,開展碧道試點建設。
據了解,揭陽碧道建設將依托省萬里碧道建設,把主要任務落實到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水安全提升、景觀與特色營造、游憩系統構建五方面中,涵蓋相關的綠道、古驛道等生態文化產品,構建“融入自然、品味文化、暢享健康”的休閑游憩網絡。
續寫水岸同治新篇章
據了解,2018年上半年,揭陽先行開展了“五河毓秀”工程,緊緊圍繞“一條主線、四個補上、四個深入”的百日百項大行動方案,以“五河毓秀”工作為核心,遵循“標本兼治、水岸同治、城鄉并治、疏納結合、建管兼顧”原則,突出“河面、岸邊、兩岸”三個重點,著力抓好“確、拆、清、固、通、綠、景、管”八方面工作。今年,揭陽繼續以“五河毓秀”為核心推進岸邊整治,提升水環境質量,通過提升城市品質和宜居宜游環境,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宜業環境。
為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省河長辦工作安排,積極開展揭陽市碧道建設,揭陽市先行開展試點項目,確定了18宗項目,作為近期實施的計劃目標。結合《廣東萬里碧道試點建設指引(暫行稿)》和《廣東省市域碧道建設總體規劃編制指南(暫行稿)》的內容,揭陽已完成碧道總體布局和重點項目庫建立(已上報30宗項目,規劃將完成485.74公里,總投資51.55億元),下一步將繼續做好萬里碧道市級總體編制規劃和碧道項目實施。
揭陽市水利局局長方宙說:“高標準規劃建設廣東萬里碧道,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的生動實踐,是廣東省委、省政府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成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的重要舉措,也是揭陽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的重要抓手,一定要全力以赴爭取盡快開工,致力打造萬里碧道揭陽樣板。”
打造粵東發展新名片
萬里碧道建設是開展全省河湖治理的更高要求。方宙表示要“建設魅力揭陽碧道,續寫水岸同治新篇章”,把系統治理“盆”和“水”作為核心任務,建設一批具有揭陽特色的碧道作為亮點工程。
為依法依規全力推進揭陽河湖管理范圍和水利工程管理與保護范圍劃界確權工作,落實空間管控邊界,確保至2020年底基本完成主要江河湖庫的管理范圍劃界工作任務。下半年,全市將以深化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為重點,著力提升河湖管護水平。把“清四亂”“五清”及農村人居環境“三清三拆”水利專項行動作為前期工作開展,7月底全面完成“清四亂”專項行動任務。
碧道建設要堅持全域統籌、生態優先、系統治理、因地制宜、文化引領和共享共管的基本原則,以實現河湖安全流暢、生態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顯、管護高效、人水和諧為主要目標,不僅要打造“高顏值”的碧道工程,而且要結合河道治理,統籌全方位,成為各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高城市品位、拉高品質標桿的重要推動力。
按照揭陽總體規劃綱要,揭陽市計劃到2020年底,建成一批碧道試點;2022年,完成290.80公里碧道建設任務;2035年,完成485.74公里碧道建設任務,展現碧水藍天的揭陽發展新名片。
據揭陽有關部門表示,碧道建設要堅持全域統籌、生態優先、系統治理、因地制宜、文化引領和共享共管的基本原則,以實現河湖安全流暢、生態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顯、管護高效、人水和諧為主要目標,不僅要打造“高顏值”的碧道工程,而且要結合河道治理,統籌全方位,使工程成為各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高城市品位、拉高品質標桿的重要推動力,更好地擔當起為全市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水環境水生態重大歷史使命。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