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了就得防暑?中醫專家:想不生病,夏季防寒同樣重要
盛夏來臨,大家又開始接受炙烤模式。很多人都知道夏日防暑很重要,可是大家知道嗎?夏日防寒也很重要。
夏季不但要防暑,還要防“寒”
中醫《黃帝內經》中稱“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夏之時,自然界陽氣升發,養生者宜順時而養,須護養體內陽氣,使之保持充沛。此時,凡有耗損陽氣及阻礙陽氣暢達的情況皆應避免。
現在正處于夏季,夏天要防自然界的暑、濕、熱。而防暑降溫主要的方法是居住陰涼的地方,或進食清涼飲食以抵御暑熱,但長時間居住過寒環境或過食寒涼就會適得其反,被寒涼所傷,造成脾胃虛寒、脾胃虛弱,甚至造成人體陽虛等證。特別是現代人們居住環境和生活節律已經發生很大改變,冰箱、空調已是日常所備,造成人們更易被寒涼所傷。
所以夏季不但要防暑、濕、熱,還要防“寒”。
防“寒”留意這兩件事
夏季易受寒主要是由以下兩個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有效防“寒”留意這兩件事:
☆多喝熱飲,避免過量食用生冷食品
為了清涼解熱,夏天人們的飲食大多是涼食、冷飲等,如涼拌菜、冰鎮水果、冰鎮啤酒、冰激凌等,這些食物如果食用過多,非常容易造成脾胃虛寒,還可能引起胃痛、腹瀉等癥狀。而且生冷食物長期積累會導致體內的寒氣越來越重,無法排出,久則損耗陽氣,造成陽氣虛。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多喝熱飲,及時補充人體流失的水分及礦物質元素。
☆空調溫度26℃左右,避免直吹頭部
長時間居住寒涼環境,使用不適當方式降溫。炎熱的夏季,無論是空調還是電扇,使用時應有所節制,溫度不應過低,最好將其控制在26℃左右,且應避免直吹頭部。
但現在的公共場所,如超市商場、地鐵、公交等,為了保持整體的溫度和空氣流通普遍空調溫度調的很低,導致室內外溫差很大,如果從室外的高溫直接進入室內吹空調會讓汗腺瞬間縮緊,導致身體的熱量無法及時排出,易造成風寒感冒。現在夏季來醫院里就診的感冒病人反而是風寒感冒不在少數。所以出入這些公共場所的帶一件長袖薄外套或是披肩是很有必要的。(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 丘俊鑫)
- 標簽:家庭教師動態圖片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