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兩性文化
7月6日23時14分“小暑”:即將“出梅”入伏,炎炎盛夏登場
《中國天文年歷》顯示,北京時間7月6日23時14分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標志著即將“出梅”入伏,炎炎盛夏開始登場。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太陽到達黃經105度,為“小暑”,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一個節氣。“小暑”即“小熱”,這時江淮流域“梅雨”季節就要結束,我國絕大部分地區面臨盛夏“大熱”。
“節到小暑進伏天”,今年7月16日入伏,而7月6日至7月21日為“小暑”,其間正逢“三伏”的“頭伏”。“入伏后,隨著空氣濕度增大,頭頂炎炎烈日,‘上蒸下煮’,體感‘桑拿模式’開啟,雷暴天氣增多。”羅澍偉說。
“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羅澍偉提醒說,節交“小暑”后,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溫,尤其是即將參加高考的考生及其家長還要特別注意防止因焦慮、不安、緊張而誘發的“情緒中暑”,及時調整心態,釋放壓力,放松心情。“伏”有“藏”的意思,此時節應減少外出以避暑氣,保證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睡眠,及時補水,清淡飲食,注意個人衛生。(記者周潤健)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二炮總醫院地址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
網站熱點更多>>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