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有毒中藥的臨床研究-雷公藤
產地及品種
雷公藤,又名黃藤、黃臘藤、菜蟲藥、紅藥、水莽草,衛矛科雷公藤屬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以根、葉、花及果入藥。根秋季采,葉夏季采,花、果夏秋采。分布于中國臺灣、福建、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廣西、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等地。朝鮮、日本也有分布。其同屬亞種為昆明山海棠,分布于云南、貴州、四川等省,藥用也廣泛,另一同屬異種為東北雷公藤,產于我國東北地區,臨床功效相似。雷公藤生長于山地林間陰濕處,適生土壤為排水良好、微酸性的類泥沙壤或紅壤,pH值5~6;喜溫暖避風、濕潤、雨量充沛的環境;抗寒能力較強,可不加防寒物自然越冬;但怕霜,霜害可引起雷公藤幼苗頂端和新梢凍傷,影響下年的生長。
性能
性味歸經:苦、辛,涼;有大毒。歸心、肝經。
功能主治:功能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殺蟲解毒。主治類風濕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紅斑狼瘡、口眼干燥綜合征、白塞綜合征、濕疹、銀屑病、麻風病、疥瘡、頑癬等。
炮制及解毒方法
切制法。除去雜質,根、葉洗凈,稍悶,切片,切絲,干燥。
清炒法。雷公藤厚片置鍋內,文火炒至表面顏色加深,取出,晾干。
蒸制法。雷公藤厚片置蒸制容器內,蒸制4小時后取出,干燥。
酒炙法。取雷公藤厚片,加黃酒拌勻,悶潤,待酒被吸盡后,置鍋內,文火炒干,取出,晾涼。(每100g雷公藤,用黃酒30g。)
醋炙法。雷公藤厚片,加米醋拌勻,悶潤,置炒鍋內,文火炒干,取出,晾涼。(每100g雷公藤片,用米醋30g。)
甘草制法。取甘草,加適量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濃縮至甘草量的十倍,再加入雷公藤厚片,文火煮至藥透汁盡,取出,干燥。(每100g雷公藤片,用甘草10g。)
萊菔子制法。取萊菔子,加適量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濃縮至萊菔子量的十倍,再加入雷公藤厚片,文火煮至藥透汁盡,取出,干燥。(每100g雷公藤片,用萊菔子10g。)
臨床運用
治療麻風反應
雷公藤干根徹底去除內外兩層皮,將木質部切片曬干。每用12g,加水2500ml,文火煎(不加蓋)3~4小時,取褐色藥液250ml,早晚分服,3~4天為一個療程。曾治各型麻風反應167例(其中結核型27例,瘤型140例),均在服藥2~3劑后控制癥狀。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用雷公藤(取木質部,法同上)15g,加水400ml,文火煎2小時(不加蓋),得藥液150ml,殘渣再加水煎取100ml,混合后早晚2次分服,7~10天為一個療程,療程間停藥2~3天。治療50例,用藥1~20個療程不等,多數為5~6個療程。其中44例有不同程度的好轉或緩解。黎桃英等用雷公藤70g(先煎),配伍黃精、川烏、草烏(先煎)各50g,赤芍、羌活各30g,熟地黃、紅花、當歸、赤芍、桂枝、生地黃各20g,獨活25g,制成1∶1口服液,每次15ml,每日3次,同時配白花蛇5條、蜈蚣10條,研末吞服,每次5g,每日3次,堅持服用1個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70例,總有效率達91.5%。
郭靜波等用雷公藤、黨參、黃芪、五味子、補骨脂等制成的復方雷公藤酒劑,每日分3次飯后口服,連續應用4周后,對關節疼痛、腫脹、壓痛及晨僵時間改善效果明顯,與西藥組(選用2種或3種非甾體類抗炎藥)比較在改善晨僵時間方面有顯著性差異,而與中西醫結合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治療腎病
洪欽國等用養陰清熱法(生地黃、山藥、女貞子、旱蓮草、小薊各20g,山茱萸、牡丹皮、地榆各15g,白茅根、薺菜各30g,隨癥加減)配合雷公藤制劑(①雷公藤多苷片,每次20mg,每天3次;②火把花根片,每次0.9g,每天3次;③腎復康膠囊,每次4粒,每天3次)治療IgA腎病,觀察57例,完全緩解32例,顯著緩解11例,好轉9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1.2%。患者臨床自覺癥狀均消失或好轉。實驗室檢查6例大量蛋白尿患者,完全脫離腎病綜合征狀態,尿蛋白轉陰率達100%。5例腎功能不全患者,腎功能從失代償轉變為代償狀態。血清IgA異常升高的28例患者均恢復正常。
嚴曉華等自擬復方雷公藤煎劑(雷公藤、黃芪、女貞子、白毛藤、甘草等)治療以蛋白尿為主要表現的IgA腎病48例,3個月為一個療程,結果完全緩解1例(20.8%),顯著緩解22例(45.8%),部分緩解12例(25%),無效4例(8.3%),總有效44例(91.6%)。
治療皮膚病
劉慧明等用疏肝健脾方(牡丹皮10g,梔子10g,赤芍10g,白芍10g,當歸30g,茯苓10g,白術10g,生黃芪15g,薏苡仁15g,陳皮5g,黃芩10g)內服,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每日1.0~1.5mg/kg),治療口腔糜爛型扁平苔蘚,取得100%有效。吳全林用雷公藤湯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00例,100例患者均口服雷公藤復方合劑(雷公藤6g,生地黃15g,雞血藤15g,土茯苓15g,金銀花12g,甘草6g)每日1劑,分早晚飯后服,1個月為一個療程,結果治愈率43.%,顯效率70%,有效率90%。
辛林林治療慢性蕁麻疹30例,給雷公藤多苷20mg,3次/天,口服,10天為一個療程,未愈者繼續第2或第3個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第l個療程結束后,治療效果優者,占60%,第2個療程優者,占76.7%,第3個療程為83.3%。提示雷公藤治療慢性蕁麻疹起效快,療效高,作用穩定而持久。
治療肺結核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
于夏末秋初采根,洗凈曬干,切碎。每31.2g雷公藤加水1000ml,以文火煎熬,待煎至約500ml(使每10ml含生藥0.62g)即成。開始每日3次,每次15~20ml口服,1周為一個療程;以后視病情與患者體質情況,劑量可略有增減,但每次給藥量不宜超過10~25ml。如服藥7~10天后無明顯副作用,尚可延長服藥時間;但服用時間過長的應短時間停藥,一般服用20~30天后停藥5~7天。經治99例,多數病人服藥后咳嗽、咳痰、發熱、哮喘等癥有不同程度的減輕。治療過程中按規定劑量服藥,基本上無副作用;體質較弱者,可能會有惡心、胃腸不適及畏寒怕冷等反應。
現代藥理研究
免疫調節作用
細胞免疫。雷公藤對ConA誘導的T細胞增殖反應有明顯抑制,而對脂多糖誘導的B細胞增殖反應無抑制作用,且可明顯降低小鼠脾細胞產生白細胞介素2(IL-2)的水平,從側面說明輔助性T細胞的功能受到影響。雷公藤在體內或體外的實驗均能顯著地激活抑制細胞,從而使移植物存活期得以延長。廣西雷公藤對吞噬功能、淋巴細胞轉化及雙向混合淋巴細胞培養等細胞免疫反應確有顯著的、與藥物劑相關的抑制作用。
體液免疫。雷公藤提取物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形成,能明顯抑制胸腺依賴性抗原誘發的抗體反應,但不能抑制非胸腺依賴性抗原誘導的抗體反應,說明對體液免疫應答所表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輔助性T細胞功能而間接體現的,并非是對B細胞直接作用的結果,對關節炎動物模型的抗II型膠原特異性體液免疫方面,不論是關節炎發病動物還是經誘導但未發病大鼠都能抑制其II型膠原體特異性抗體產生。
抗炎作用
雷公藤內酯(Tw3A)300μg/kg對巴豆油誘發的小鼠耳廓腫脹,對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抑制作用,提示本藥對炎癥早期血管通透性增高、滲出、水腫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大鼠體外紅細胞膜穩定實驗證明,Tw3A能明顯抑制紅細胞膜破裂,與氫化可的松作用相似,這可能是本藥抗炎機制之一。
抗生育作用
對雷公藤多苷片所致閉經原因進行臨床觀察,提示其所致閉經作用部位在卵巢,對卵巢的影響可能是細胞毒作用,總劑量大于8000mg時閉經發生率為95%。雷公藤多苷可能通過抑制附睪功能而阻礙精子的成熟,雄性大鼠一次分別給予1500mg/kg、1000mg/kg、500mg/kg雷公藤總生物堿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睪丸生精細胞的損傷,其靶細胞主要為精子細胞和精母細胞,精原細胞未見明顯損害,睪丸間質細胞、附睪未見形態學改變,生精細胞受損出現的時間及程度與劑量有關,劑量越大,損害出現越早、越嚴重。
抗腫瘤作用
國外研究發現,雷公藤中含有三個具有抗癌活性的二萜類環氧化物。國內瘤譜篩選證實,雷公藤內酯醇0.25mg/(kg
- 標簽:xxcb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