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與更新
提起太監,浸泡書海的難兄難弟都是異口同聲的訴苦、聲討,然后就是罵聲一片;每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就會想起我的一個好朋友,他也是個書蟲,但是他從來看書都只看十章,一旦發現作者有太監的跡象,其實也就是更新忽然不規則起來,或者,發現支持者不多,不夠“熱“,就會堅決的離開,他說:他受不了等待的痛苦。這個人看了幾千本書的開頭,真正看完的也就不到50部,其中還有好多爛書,他也堅持看完了,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到現在他只看血紅的書。當然這個家伙是特例,不能代表大多數,但我相信好多人不是不喜歡一些書,只是受不了它緩慢的蝸牛速度,才不得不忍痛割愛放棄的,當年《天魔》中斷更新時,相信好多人都是同樣的原因離開的。
是,看本書,尤其是在魚龍混雜的網絡上找到本適合自己口味的書是很辛苦事,說是沙里淘金也不為過,但就是這樣的書由于一些非書本因素而無法看下去,換誰都得急。也難怪大家對太監深惡痛絕,一提起就人人喊打。但太監,也就是中斷更新的小說當中有相當部分是作者嘗試的產物,如果說換誰都能像血紅一樣本本走紅,誰還背那個罵名啊!就是《魔盜》的作者蘭晶,除了《魔徒》《魔武士》外,有誰聽說過《孑孓》?還有蕭鼎,《暗黑之心》和《叛逆》都應該算是《誅仙》的探路石。當然,這樣的例子不多,大多數太監都是徹底的進宮,這也算人之常情:不合格的產品不值得人牽掛,大多數太監都徹底的失敗了,沒有人會記得他們;但如果是很棒的產品就讓人割舍不下了,就像《神州狂瀾》一樣,直到現在還有好多人掛念著,所以說大家討厭的應該是那些寫的不錯的,但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而中止更新的,不過這些當中應該不包含那些與出版計劃沖突而暫時更新的。這些太監作品由于自身的出色之處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當大家投入當中后,卻發現路已經到頭了;但覆水難收,又不能說散就散,所以大家感覺自己受到傷害了。與此類似的還有好多書并非太監,他只是進展緩慢。說太監吧人家還更新,可是更新的話一個月還不到10000字,還不如太監算了,給咱來刀痛快的得了,別一節節虐待人了,折磨人不是好習慣。
其實我覺得書不見得一定要全本才好看,例如《裸蘭》,我敢打賭它絕對不如它他風格相近的《紫川》,雖然裸蘭是全本,但《紫川》更新的拖沓依然為老豬保持著轟動數量的書迷。也許這樣的比法有些偷換概念,但我表達的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不論太監還是更新緩慢,大家還是別太在意,沒有人喜歡故意折磨人。
換個想法,沒有什么真的東西是完美的,雖然看的書少了很多,我還是很習慣現在的樣子:一周固定時間上網看看《新宋》什么的更新,這樣淡淡的吸引又并非狂熱追逐反倒更讓人輕松,看開些,別對更新寄太大希望,冷一冷,這樣當偶爾上來就會喜出望外,才能好好享受看書的快樂。
喜歡看書沒道理討厭寫書的人,雖然《天魔》時至今日依然沒有脫離太監身份,與它一樣義無反顧投身大內的《江山》等兄弟也沒有重返俗世的跡象,但我們仍然期待,除了太監外,畢竟還有好多美好的東西值得我們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