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超過三周以上需要看醫生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神經內科心理咨詢專家戴光明教授9日接受采訪時稱,隨著工作和生活壓力的加大,失眠癥、抑郁癥、焦慮癥和強迫癥已成為時下都市人就診時最常咨詢的四大心理疾患。針對不同的心理疾患,戴光明教授提供了不同的建議。
失眠三周以上要看醫生
戴光明教授介紹,失眠通常指患者對睡眠時間或質量不滿足,并且影響白天生活、工作的一種主觀體驗。雖然很多人飽受失眠之苦,但是部分失眠患者并沒有因此去就醫。70%的失眠患者從沒有服用過藥物或采取其它方法改善睡眠。在此,戴教授提醒失眠人群,失眠持續超過3周,若不及時治療,很容易發展成慢性失眠癥,一定要趁早到醫院就診,此舉不但有助于改善睡眠癥狀,也能防止長期失眠可能導致焦慮癥、抑郁癥等多種疾病。
長期抑郁需要警惕自殺沖動
抑郁癥常見癥狀有唉聲嘆氣、悶悶不樂、主動言語少、思維閉塞、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心情壓抑、情緒低落、悲觀厭世、焦慮、絕望等,嚴重的還有自殘、自殺念頭或行為。戴光明教授指出,抑郁癥患者是自殺的高危人群。“心理調查中發現,有三分之一的抑郁癥患者曾有過自殺的念頭,甚至有10%以上的人有過自殺行為。因此一旦發現自己可能患上抑郁癥,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在專家的指導下,正確用藥才安全。”此外,戴教授建議,抑郁癥患者身邊的親朋好友,也應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患者,對其進行積極引導,方可助其走出抑郁的陰影,重見生命的陽光。
焦慮癥患者應勇于面對生活現狀
“最新研究表明焦慮癥使男性容易患上心臟病、心律失常以及其它一些威脅生命的疾病,焦慮還會使女性衰老加快,壽命縮短。由此可見焦慮癥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是非常大。”戴教授稱,患者若產生了焦慮情緒,應正視事實,不要回避,提醒自己放慢步伐,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與生活處境,并積極主動求助于專業醫療機構,及時幫助自己盡快從焦慮中走出來。
強迫癥要善于自我減壓
戴光明教授介紹,現代都市白領,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在這種環境下,內心急躁、脆弱、自制力差、個性偏執的人或完美主義人格的人很容易產生強迫心理,從而引發強迫癥。其中完美主義人格者表現尤為突出,往往過度強迫自己達到自己的目標,但總是在現實與目標的差距中掙扎。得了強迫癥并不可怕,關鍵在于患者能否勇敢理智地面對它、戰勝它,及時到專業醫療機構治療,早日擺脫痛苦。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