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戰,從公筷公勺開始
一年前,家住海口的李先生把岳母從內地接到海南養老。不久,他們發現岳母呼出的氣味“特別重”,以為老人家年紀大了,并不在意。但幾個月后,李先生發現妻子“口臭”也越來越重,繼而女兒也如此……
李先生在衛生部門工作,非常注意個人衛生,一年前還專門帶妻子和女兒做過幽門螺旋桿菌檢測,都是陰性。預感不妙的李先生,趕緊帶著一家人到海南省腫瘤醫院消化內鏡中心做檢測,結果,岳母、妻子、女兒都是陽性,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唯獨李先生自己檢查結果為陰性。
原來,李先生有自己固定的碗筷,并堅持獨立分餐。為這事,岳母和妻子對他還有“偏見”。
最近各大媒體都在提倡用公筷公勺,阻斷疾病傳播。為此,我們專訪了海南省腫瘤醫院消化內科和內鏡中心主任宋健。宋健介紹,幽門螺旋桿菌對人類“情有獨鐘”,人是它唯一自然宿主,是誘發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元兇,并且是世衛組織公認的胃癌第一致病因素。
常言道“病從口入”,“口口相傳”是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的傳播方式。宋健表示,由于生活習慣原因,中國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高發國家,受感染人群約為50-80%。同時,中國也是世界胃癌高發地區之一,發病人數占全球所有胃癌新發病例的40%以上。
“雖然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幽門螺旋桿菌直接致癌,但絕大部分胃癌患者都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因為該細菌會引發胃黏膜的反復慢性炎癥,進而導致胃黏膜發生萎縮、腸化以及不典型增生等病變,從而誘發癌變。”宋健說:“胃癌癌變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致癌因素非常復雜。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誘發因素,清除感染,可使高危人群患胃癌的風險減少。”
宋健師從我國著名消化疾病專家李兆申院士,從事消化道疾病防控診療30多年,經驗豐富。宋健介紹,幽門螺旋桿菌傳染性較強,可通過口腔唾液帶入飯菜、水杯等傳染,因此,最好的防控辦法就是使用公筷公勺和實行分餐制,包括家庭內部成員。
李先生家已實行分餐制,他告訴筆者:“剛開始不習慣,堅持一段時間后,現在成自然了。”
最后,宋健表示,雖然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兩者有密切聯系,但并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即使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也不必過分擔憂。他建議家庭成員,要定期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目前一般采用呼氣檢測,簡單、快捷,半個小時就能出結果,非常方便。
宋健提醒,凡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結果為陽性的人,如果合并有明顯的胃部不適癥狀,或者有胃病、胃癌家族史等,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胃鏡進一步檢查,對于胃癌高危人群則需要進行積極治療。(文/梁山)
- 標簽:八界網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