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要擔負起院感防控投入責任
新冠病毒非常狡猾、防控難度高,疫情防控使用防護器材量大、費用高且防控周期長,在給醫院增加院感防控難度的同時,也造成了巨大財務壓力。不少人認為院感是醫療質量、醫療安全問題,事實上,院感是公共衛生問題,而防控新冠病毒的院內感染則屬于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問題。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不斷出現院感事件,這其中既需要加強醫院內部管理,更需要財政加大對院感防控的投入,承擔起重大公共衛生服務的財政責任。
尤其要看到,新冠疫情之下,絕大多數醫院收入下降,財務壓力較大。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國醫療服務情況數據,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出院人次、床位使用率出現“三下降”。其中,總診療人次同比下降21.6%,出院人數同比下降16.6%,醫院病床使用率同比下降17.5個百分點。在醫院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時,疫情防控支出成本卻明顯增加。醫院不僅要大量購買消殺防護器材、醫療設備,還要購置大量的儲備物資,一些醫院還要對現有設施設備進行改造,人員加班加點津貼補貼等人工成本也在增加,醫院財務負擔明顯加重。
根據某縣人民醫院采購的部分防護器材價格,僅以一名醫務人員進入一次隔離病房所需要的防護器材設備為例,按照最低的配備標準,1人次/崗位需要265.66元,這還不包括出入時的消殺毒劑和洗澡用品等。如果按照每天3人次/崗位,就需要近千元成本,而這也僅是醫院疫情防護成本中的一個縮影。
巨大的成本支出,給醫院又壓上了一根沉重“稻草”。希望各級財政部門更多考慮醫院實際情況,給予應有的財政保障,讓醫院可以輕裝上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醫療機構不僅要算好“小賬”,更要算好“大賬”,配備最強的人員、充足的物資、先進的技術設備,確保疫情期間不發生院感事件。
- 標簽:口袋精靈2進化圖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