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貴中藥材識別
名稱來源
【來源】產于朝鮮半島的人參稱為高麗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帶根莖的根,經加工蒸制而成。
高麗參原植物與國產人參相同,僅因產地和加工方法不同而有所區別。高麗參分水參、紅參、白參三個種類,以高麗紅參著名,其藥用成分與中國人參基本相同。現國內也有國產高麗紅參。
【采收加工】高麗參的加工工藝復雜,不同的加工工藝制成不同種類的高麗參。剛采自參田、尚未經過曬干過程的即為水參,不過由于保存不易,因此除了產地外很難見到;將收獲的人參晾干,挑選出質量最好的加工成紅參,其余加工成白參,紅參是將人參熱蒸后烘干而成,水分含量低于14%,組織較硬,呈黃褐色,可長期保存。白參是以4~6年生的人參為配方,剝皮后以太陽光或熱風自然曬干而成,色澤呈微白的黃色。
高麗參一般生長4~6年收割,其中又以6年根的品質最優,超過6年品質便會走下坡了。國內市面上銷售的高麗參以紅參品種為主,高麗參的商品品種繁多,有國產與進口之分,但都是以種植6年的朝鮮參或中國人參為原料加工,其加工工藝各有不同,產品質量、療效亦各有不同。所以就有了“六年根”之稱。
【功能主治】具有大補元氣、滋補強壯、生津止渴、寧神益智等功效,適用于驚悸失眠者,體虛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注意】畏五靈脂,反藜蘆,禁與蘿卜同食。
分類分級
名稱分類
根據在門店的銷售和對人參的認識和體會,發現高麗參的定義其實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
*狹義高麗參。產于朝鮮半島的人參稱為高麗參。為真正韓國或朝鮮進口的人參。
*廣義高麗參。利用了韓國或朝鮮的技術加工的人參都可以稱之為高麗參。如某門店銷售的“新開河高麗參”就是利用了韓國的技術加工(參盒背面有注明“韓國技術提供”),所以有天、地、良的韓國技術分類;而國產的“新開河參”則沒有用到韓國技術,只是用了我國的技術加工,所以就沒有韓國技術那種天、地、良的等級分類。同樣道理我國產的“石柱參”也有天、地、良的分類也正是利用了韓國的技術加工,所以石柱參之前又有“原高麗參”的稱呼(見參盒背面)。
高麗參的分級
●朝鮮紅參分為天、地、人、翁四個等級,韓國紅參分為天、地、良、切、尾五個等級。
天參:紅參中品質最好,內部組織致密,外形好,一級品。
地參:次于天參,二級品。
良參:次于地參,三級品。
切參:次于良參,是將人參的參體(主根)截成兩部分制成(四級品)。
尾參:由主根之外的支根、須根制成的紅參(即參須),可進一步分為大尾、中尾、小尾(五級品)。
●高麗參分為天、地、良、切、尾,每個等級中再按大、小分為不同規格,又可以分為10支、15支、20支、30支、40支、50支等。
“支”即是規格,是指每600g所裝高麗參的支數。如:10支(每600g約10~16支),20支(20~28),30支(30~38),以此類推到80支等這些等級。
所以參的支數=參的凈重量÷(600÷支數)
例如:正韓莊天字40支37.5g的盒裝高麗參內含的人參支數為3支。
計算過程:37.5÷(600÷40)=2.5條(約為3條數)(摘自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名貴中藥材的識別與應用》)
- 標簽:富士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