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  兩性生理健康

常用有毒中藥的臨床研究 - 白果

  • 來源:互聯網
  • |
  • 2021-02-08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產地與品種


銀杏樹的果實俗稱白果,因此銀杏Ginkgo biloba L.又名白果樹,為銀杏科,屬落葉喬木。銀杏出現在幾億年前,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后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變種及品種有:黃葉銀杏、塔狀銀杏、裂銀杏、垂枝銀杏、斑葉銀杏等26種。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具有觀賞、經濟、藥用價值。


李時珍曰:“銀杏生江南,以宣城者為勝。樹高二、三丈。葉薄縱理,儼如鴨掌形,有刻缺,面綠背淡。二月開花成簇,青白色,二更開花,隨即卸落,人罕見之。一枝結子百十,狀如楝子,經霜乃熟爛。去肉取核為果,其核兩頭尖,三棱為雄,二棱為雌。其仁嫩時綠色,久則黃。須雌雄同種,其樹相望,乃結實;或雌樹臨水亦可;或鑿一孔,納雄木一塊,泥之,亦結。陰陽相感之妙如此。其樹耐久,肌理白膩。”


性能


性味歸經:甘、苦、澀,性平;有小毒。入肺、腎經。


功能主治:功能斂肺氣,定喘嗽,止帶濁,縮小便,消毒殺蟲。主治哮喘、痰嗽、夢遺、白帶、白濁、小兒腹瀉、蟲積、腸風臟毒、淋病、小便頻數,以及疥癬、漆瘡、白癜風等病癥。


炮制及解毒方法


1. 古代炮制法


蒸法。 “同糯米蒸。”(《滇南本草》)


煨法。“火煨去殼用。”(《本草品匯精要》)


炒法。“去殼,切碎,炒黃色。”(《證治準繩》)


浸法。“香油浸兩三年……去殼用肉(治肺癰)。”(《醫方叢話》)


2. 現代炮制法


先炒(或煨)后去殼。先清炒或用固體輔料炒、砂炒或先放入暗炭火中煨,使其外殼酥脆破裂,然后壓碾,使其外殼與種仁分離,最后去殼取仁;取凈白果,用文火加熱至表面顯黃色,取出,放涼,去殼;將凈河砂過篩,置鍋中用武火加熱,倒入凈白果,不斷翻炒至表面呈黃色,取出,放涼,去殼取仁;取凈白果,放入暗炭火中,煨至外殼爆裂,剝外殼取肉即得。


先去殼再炒或蒸。取凈白果,先壓碾去殼取仁,再清炒或置干燥箱中干燥或隔水蒸透再干燥;取白果,去殼,得凈白果仁,文火炒至深黃色,稍有斑點,并有香氣時,取出放涼,用時搗碎;取白果,去殼取仁,置烘箱干燥;取白果,搗碎去殼取仁,蒸透,取出干燥。


蜜炙。先將蜂蜜置鍋內,加熱至沸,倒入搗碎的白果仁,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 500 g 白果仁,用煉熟蜂蜜 60 g。


  臨床運用


  1.治療哮喘

  

  向氏以白果黃芩湯治療痰熱哮喘。藥物組成:白果10g,黃芩15g,桑白皮15g,麻黃10g,款冬花10g,法半夏10g,蘇子10g,木香10g,厚樸10g,甘草5g。外感咳嗽加前胡、桔梗;自汗畏風加黃芪、麥冬、五味子;煩熱口干加知母、瓜蔞霜;痰多便秘加葶藶子。總有效率達94.74%。


  馮氏等使用荊僵白果方治療變異性哮喘。藥物組成:荊芥10~15g,防風10g,桔梗10g,僵蠶10g,薄荷10g,桑葉15~20g,沙參15~30g,麥冬15~20g,玄參10g,炙紫菀10~15g,白果10~15g,生黃芪30g。陽虛畏寒加附子(先煎)10~15g;陰虛火旺加百合20~30g、知母10~15g;肝火犯肺加青黛6g、海蛤殼10g;熱邪偏重加黃芩15g。每日一劑,水煎服。


  王氏等用白果平喘膏治療支氣管哮喘。藥物組成:炙麻黃10g,白果10g,蘇子6g,蒼耳子10g,馬兜鈴10g,蟬蛻10g,防風10g,辛夷10g,百部10g,細辛3g,黃芩10g,地龍10g。上藥提取濃縮成膏,每次10ml,日2次,10天為一個療程。


  2.治療冠心病


  白果10g,葛根10g,丹參15g,水煎服。


  3.治療肺心病


  王誠喜以白果定喘湯治療肺心病急性加重期70例。藥用:白果、西洋參、川貝母、大黃、蜈蚣、甘草、田七粉(沖)。配合西藥沐舒坦、氨茶堿,總有效率為91.6%。


  4.治療梅尼埃病


  李保良等用白果生姜散治療梅尼埃病。藥用:炒白果25g,生姜10g,研末分六等份,裝入膠囊,3次/天服用,臨床療效較好。


  5.治療痤瘡


  孟凡恩以白果250g,研細末,冰片20g,裝入500ml鹽水瓶中,加入60%乙醇400ml,24小時備用,用清水洗臉后,將藥水搖勻擦于面部。治愈率為83%。


  卞振環以自擬白果霜外用治療痤瘡65例,采用白果200g與等量乳膏基質混合研勻后,將乳膏基質漸加到100g,分裝容量20g的軟膏盒中備用。用時將患處洗凈,外搽白果霜。顯效率為85%。


  6.治療細菌性陰道病


  方為民以雞冠花白果止帶湯治療細菌性陰道病取得較好效果。藥用:雞冠花15g,白果15g,杠板歸15g,茵陳15g,黃柏15g,黨參15g,白術10g,茯苓15g,黃芪20g,枳殼10g,陳皮10g,甘草6g。具體用法,一日一劑,7天為一個療程,下一周期月經干凈后3天重復治療一個療程。


  現代藥理研究


  1.對心血管的作用

  

  新鮮白果中提出的白果酚甲,對蛙心無影響,對家兔有短暫的降低血壓作用,并引起血管滲透性增加。據報道,銀杏外種皮水提取物能顯著降低麻醉犬血壓,重復給藥易致耐受,比對心率無影響。用于大鼠離體心臟灌流,主動脈輸出量逐漸減少,冠脈流量則漸增,總的心輸出量減少。銀杏葉亦引起人們的重視。從銀杏葉中提出的黃酮類化合物用于豚鼠離體心臟灌流,可引起冠狀血管擴張,注射于豚鼠后肢動脈可擴張后肢血管;葉中的雙黃酮類對大鼠后肢血管亦有擴張作用。銀杏葉注射液還能顯著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降低心肌張力-時間指數。臨床上,銀杏葉制品用于心絞痛、腦血管栓塞均有較好療效。


  2.對血凝系統的作用


  異銀杏雙黃酮系從銀杏葉中提取的單體化學成分。藥理實驗結果表明:使大鼠的血栓形成長度明顯縮短,血栓濕重及干重減輕。銀杏葉提取物能引起動脈毛細血管及靜脈的擴張,抑制血小板凝集而且似乎對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因此對血管壁有保護作用。


  3.抗菌作用


  據報道白果對于葡萄球菌、鏈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枯草桿菌、大腸埃希菌、傷寒桿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果肉的抗菌力較果皮強。水浸劑對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4.對平滑肌的作用


  銀杏葉有對抗磷酸組胺引起豚鼠在體、離體的支氣管痙攣作用,亦能對抗磷酸組胺、氯化鋇對豚鼠離體回腸的致痙作用。葉的乙醇提取物腹腔注射可制止組胺所致之豚鼠哮喘。銀杏對喘息性氣管炎治療總有效率為97%。這與《本草綱目》記載銀杏具有平喘功效相一致。


  5.抗過敏作用


  從銀杏外種皮水溶性成分中提純的銀杏甲素能阻止過敏介質釋放及肥大細胞的脫顆粒作用,并能直接拮抗過敏介質引起的豚鼠回腸平滑肌的收縮反應與現有的抗過敏藥物皮質激素、色甘酸鈉相比較,具有毒性小的優點,有利于臨床治療過敏性疾病,因此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臨證配伍應用


  白果配麻黃。一收一散,開肺散邪而不耗傷肺氣,斂肺平喘而無留邪之弊,治療咳喘痰嗽兼風寒引發者。


  白果配黃柏、車前子。治療下焦濕熱帶下,色黃腥臭者。如易黃湯。


  白果配紅棗、薏米、桂圓肉。具有健脾胃、清濕毒、養心血的功效,常用使皮膚滋潤嫩滑光潔白凈。


  白果配蓮肉、江米、胡椒。以烏骨雞一只,去腸盛藥煮爛,空心食之,治療赤白帶下。


  此外,白果七生七煨,食之,可治療小便頻數。生白果嚼爛,夜夜涂之,治療手足皴裂。白果去殼生研,入百藥煎末和丸彈子大。每服二三丸,空心細嚼,米飲送下,治療腸風臟毒。白果兩個,雞蛋一個。將白果去皮研末,雞蛋打破一孔,裝入白果末,燒熟食治療小兒腹瀉。


  用量及禁忌


  內服。白果有小毒,入湯劑4.5~9g,搗汁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搗敷。


  禁忌。咳嗽痰稠不利者,服用后易導致咳痰困難,故慎用,有實邪者忌服。


  中毒表現及解救措施


  1.白果中毒的表現

  

  關于食用白果中毒問題早在古代就有記載,近年來也屢有報道,大多因炒食或煮食白果過量所致,以10歲以下小兒為多,成人偶有之。中毒服用量小兒7~150粒,成人40~300粒不等,中毒出現在食后1~12小時不等,癥狀以中樞神經系統為主,表現為嘔吐、昏迷、嗜睡、恐懼、驚厥,或神志呆鈍、體溫升高、呼吸困難、對光反應遲鈍、腹痛腹瀉等。多數患者經救治可恢復,但也有少數因中毒而死亡。一般認為引起中毒及中毒的輕重與年齡大小、體質強弱及服食量的多少有密切關系。年齡愈小中毒可能性愈大,中毒程度也愈重,服食量愈多,體質愈弱,則死亡率愈高。


  因此,為避免中毒,在食用白果時應去種皮、胚芽,浸泡半天以上,煮熟透后才可食用,但最大量不超過15g。


  2.中毒解救方法


  (1)洗胃,導瀉,服雞蛋清,活性炭,并對癥處理:①如皮膚青紫可給氧氣或人工呼吸;②出現抽搐可給鎮靜劑,遇有昏迷可吸入氨水,注射興奮劑。


  (2)中藥治療①甘草100g或白果殼50g,水煎服;②麝香0.3g,溫水服。(摘自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常用有毒中藥的臨床研究》)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