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每5個成年人有1個患心血管病
今天上午,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了《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3》。報告顯示,由于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流行,我國心血管病的發病人數仍在持續增加,相當于每5個成年人中..
- 病從口入,高血壓患者應遠離“洋快餐”
近日,以麥當勞、肯德基為代表的洋快餐采用上海福喜食品公司提供的霉變過期的食品原料經媒體曝光后,洋快餐又一次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 八月孩子消暑游泳小心染“紅眼病”
昨天,西安市疾控中心向公眾發布8月份需要重點預防的疾病, 夏季是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和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據西安市疾控中心歷年來數據統計顯示..
- 甲狀腺癌成廣州增速最快癌癥 防頻繁照X光CT
記者從市疾控中心死因和腫瘤監測科獲悉,通過對歷年來的甲狀腺癌發病死亡幾率進行統計,結果顯示甲狀腺癌已成為廣州市增長速度最快的惡性腫瘤。..
- 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近億人占全球總數近1/32015-04-03
- 地下代孕公司暴利一單20萬 研究生做代媽2015-04-03
- 日媒:嬰兒猝死事件多因父母大意造成2015-04-03
- 北京持續高溫發藍色預警 防暑降溫戰謹防空調病2015-04-03
- 切莫用拖鞋打蟑螂會感染寄生蟲2015-04-03
- 提醒:別摸醫院電梯按鈕 比馬桶還臟2015-04-03
- 高尿酸人群呈現年輕化趨勢 男性比例遠大于女性2015-04-03
- “前七后八” 用APP軟件算安全期不靠譜2015-04-03
- 不同人群如何補充乳鐵蛋白2015-04-03
- 公交爆燃后如何自救 專家:灼傷要立即冷水沖洗2015-04-03
- 去西非謹防埃博拉出血熱 務必做好個人防護2015-04-03
- 喝尿治?專家:長期飲尿等于“廢物回收”2015-04-03
- 一體醫療被起訴 北大醫藥轉型腫瘤醫療蒙陰影2015-04-03
- 愛裝嫩成為現代社會里一種心理上的疾病2015-04-03
- 噪聲聾成北京主要新發職業病2015-04-03
- 運動飲料能隨意喝嗎?運動后咋恢復體能2015-04-03
- 廣東梅毒感染率為全國1.5倍 早期絕大多數可治愈2015-04-03
- 調查數據顯示:四成煙民明知致病仍然吸2015-04-03
- 日均70萬外地患者赴京看病 河北占兩成2015-04-03
- 長期呆空調房易致咽喉炎 注意這7點遠離咽喉炎2015-04-03
- 謠言自來水有氯致癌 實驗證明不產生致癌物2015-04-03
- 調查顯示:超3成兒童存在感覺統合失調2015-04-03
- 甘肅玉門現鼠疫致1人死亡 百余人被隔離2015-04-03
- 很多慢性病都是因為吃不對 關鍵是限鹽油糖2015-04-03
- 母親用火燒白酒為孩子退燒致全身12%皮膚燒傷2015-04-03
- 手足口傳染病兇猛 91%發生于5歲以內兒童2015-04-03
- 夏季警惕隱性脫水:皮膚變干 口腔發黏 出現便秘2015-04-03
- 深圳全面啟動救護車無憂避讓系統:不避讓將受罰2015-04-03
- 蔬菜不宜打包回家 再加熱會增強毒性2015-04-03
- 數據顯示:3000萬人患有泌尿疾病2015-04-03
- 京膳食結構調查結果顯示 油鹽攝入均超標2015-04-03
- 準媽媽孕前應接種哪些疫苗?乙肝、風疹、流感等2015-04-03
- 高溫中暑病例大幅增加 專家支招教您如何消暑2015-04-03
- 一半受訪者每天用手機4小時 警惕手機依賴癥2015-04-03
- 熬夜致突發性耳聾 醫生提醒患者要調整回正常作息2015-04-03
- 如何預防治療鼠疫 嚴格控制傳染源2015-04-03
- 馬航客機烏俄邊境被擊墜 機上約百名艾滋病專家2015-04-03
- “灌腸美容排毒”是養生誤區 或可致消化道穿孔2015-04-03
- 平均每天站立3個小時 1年相當于跑10個馬拉松2015-04-03
- 專家:矮小癥切勿錯過3至12歲最佳治療期2015-04-03
- “癡呆”已成第四大殺手 我國患者將達1200萬2015-04-03
- 專家倡導“地中海式飲食結構” 預防多種慢性病2015-04-03
- 北京市民油煙攝入量超標 吃果蔬遠低于推薦水平2015-04-03
- 6位專業人士罹難 全球抗艾滋病事業受到多大影響2015-04-03
- 長沙試點“家庭病床” 醫生上門治療按住院報銷2015-04-03
- 健康提醒:甘草和海藻不能同時入藥2015-04-03
- 韓媒稱天然防曬品專利申請增多 或取代化學防曬2015-04-03
- 人體器官衰老時間表 心臟40歲開始衰老2015-04-03
- 近六成醫生力阻子女學醫 醫學難見“醫二代”2015-04-03
- 東莞10年至少697青壯年猝死 90%以上為一線工人2015-04-03